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战略目标和实践捷径,7月11日至7月14日,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8名师生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开展“财经人·济世路”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应用专业所学,助力乡村发展,践行“立德树人、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

团队合影
在东平县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深入东平县老湖镇、裴寨村、柳营村和屈楼村等地走访调研,参观戴村坝博物馆、东平县工委纪念馆、东平县博物馆等研学基地,深入了解当地农业发展近况,同时根据彭集街道的实际情况,为彭集街道“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绿色发展”的振兴发展之路提出可行性建议。
访聚先进乡镇,深耕乡村沃土
7月11日抵达东平县当天下午,调研团队前往东平县老湖镇调研“30万亩”生态渔业发展,实地体验“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生态平衡运营模式。东平县彭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董景伟介绍了老湖镇特色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目前老湖镇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全面优化渔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渔业。随后团队参观了东平县“水浒古镇码头”“大宋不夜城”,调研当地商业发展情况和文旅市场客流情况。

老湖镇调研
7月12日上午,团队前往东平县彭集街道裴寨村开展座谈会,深入调研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彭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耿庆轩向团队介绍当地建设大棚、种植西瓜等水果蔬菜的过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裴寨村调研
随后,彭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何敬慧带领团队参观了泰山科技园、硕为思大数据公司、花生研究中心等地,了解当地政企合作的发展情况。




商业调研
7月12日下午,团队前往东平县彭集街道柳营村开展座谈会,调研当地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深度了解柳营村在生产技术、销售方式等方面的需求。


柳营村调研
共谱合作篇章,共谋乡村振兴
7月12日上午,团队前往东平县彭集街道(滨河新区)举行中央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揭牌仪式。仪式上,县委副书记李祥印与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顾雷雷共同为中央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揭牌。



揭牌仪式
深入田间地头,感受农家生活
7月13日下午,团队前往东平县沙河站镇屈楼村,深入调研设施农业种植示范村。团队成员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大棚蔬菜采摘、蔬菜挑拣等工作,并利用团队采摘的农产品在村民家中进行菜品制作,与村民共话家常。


屈楼村调研
重温红色事迹,弘扬爱国情怀
7月13日上午,团队前往东平县工委纪念馆,参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万里同志的故居,深刻体会到东平县的发展凝聚了几代新老建设者的奋斗心血,生动彰显着“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精神。随后团队成员还参观了戴村坝博物馆,领略了距今有600余年历史的戴村坝风采。戴村坝被称为“活化的世界文化遗产,流动的运河魂”,在本次参观中团队成员亲身感受了绝妙的水利设计和古人的精妙智慧。次日上午,团队参观了东平县博物馆,感受东平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聚焦调研实情,研提解决方案
7月14日上午,团队前往东平县彭集街道办事处,与彭集街道负责人开展座谈会,团队成员逐一汇报本次调研进展,提出当地设施农业可供参考的建议,并与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彭集街道设施农业的发展规划和具体举措。

与彭集街道负责人展开座谈
经过四天高效充实的调研学习,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东平县彭集街道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显著成绩,乡村基层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设施农业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团队成员与彭集街道领导干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讨论未来规划。团队将继续响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对调研素材和鲜活案例进一步提炼总结,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为彭集街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撰稿:冯欢露 齐 岩
摄像:战昱彤 刘 镏 王新玉
审稿:李跃新 杨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