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贵阳圆满落幕,我校商学院2支MBA队伍在“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表现亮眼,“镝减引擎队”以赛道第一名的佳绩斩获“全国一等奖”及“见数实践奖”,并获得10000元现金奖励,创下我校MBA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水晶瓶U队” 荣获“全国二等奖”,我校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奖”,全方位彰显了“财经黄埔”的深厚底蕴与育人实力。
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核心赛事之一,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等联合主办,以实践创新与融合创新为导向,助力数智时代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赛事共吸引全国32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4176支队伍,超18000名师生报名参赛,最终150所院校的411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获“全国一等奖”及“见数实践奖”

获“优秀组织奖”
作为本次大赛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北部赛区复赛承办院校,我校商学院高度重视赛事组织工作,专门成立秘书处与专家组委会,精心统筹宣传推广、赛程安排、评审组织等各项事宜。从复赛筹备到总决赛冲刺,学院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既为全国高校参赛队伍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也通过赛事筹备与组织,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管理教育领域的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

商学院承办商业分析与实践赛道北部赛区复赛
英才聚首,共赴征程
“镝减引擎队”的储青青、温晓静、刘政博三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凭借互补的专业背景、扎实的理论功底与高效的协作能力,秉持“精准洞察、务实创新”的理念,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凝聚智慧,在一遍遍细节完善中追求极致。
“水晶瓶 U 队”的马宗帅、戴云萍、刘晶晶三位同学,在备赛过程中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既善于从复杂数据中挖掘核心痛点,也能结合行业实际提出可落地的创新方案,用专业与坚持诠释了中财学子的奋发向上。
厉兵秣马,同心筑梦
自八月盛夏至十一月深秋,三个多月的备赛征程,是中财师生同心筑梦的生动写照。学院始终将赛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平台,从选题指导、方案优化到模拟答辩,全程给予全方位支持。王毅、耿勇两位指导教师倾注大量心血,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参赛队伍精准把脉,引导同学们跳出固有框架,在数智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探索管理创新的新路径。


赛前指导
备赛期间,指导教师与同学们朝夕相伴、并肩作战。线上与线下常常出现师生们热烈讨论的身影,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共同的心血。带队老师全程做好后勤保障与心态疏导,及时协调解决备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鼓励同学们以从容自信的心态迎接挑战。这种全力托举的育人氛围,不仅为比赛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同学们在协作中收获成长,在拼搏中锤炼品格,深刻体会到中财 “团结、求实、创新、奋进” 的校训精神。
赛场亮剑,锋芒尽显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经过数月的悉心筹备,参赛队伍怀揣着学院的期许与自身的理想,奔赴贵阳总决赛现场。为确保最佳发挥,同学们提前一天抵达赛场,熟悉场地布局、设备操作与答辩流程。指导教师在赛前进行最后一轮模拟答辩,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供应对策略,帮助同学们调整心态、轻装上阵。
总决赛现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评委的专业提问与不同高校的强势比拼,中财MBA学子沉着冷静、从容应答。赛场上,他们相互鼓劲、彼此支撑,用专业素养与临场应变能力征服了现场评委,最终在众多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将荣誉收入囊中。
以赛育人,赋能未来
本次赛事的优异成绩,既是参赛同学奋力拼搏的成果,更是我校商学院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学院始终以“贡献管理新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意识的领导者”为使命,聚焦数智时代管理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各类学科竞赛、企业实习、科研项目等平台,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此次比赛中,同学们将课堂所学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在解决真实商业问题的过程中锤炼本领,充分展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师生合影
同时,通过承办赛复赛与参与总决赛,我校与全国高校加强了管理教育经验交流,为后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我校商学院将继续以各类高水平赛事为抓手,持续深化育人改革,着力培养更多具备数智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财力量。
撰稿:孔伟明 刘欣锋
审核:林嵩 刘小元